赵晓原创

赵晓答问:关于安乐死与信仰的对话

首页 /

赵晓答问:关于安乐死与信仰的对话

映光:

“谢谢赵老师,您的文章我看了,很有得着。不过文章似乎没有直接回答一个问题:基督徒是否可以选择安乐死?我知道大多数传统教会的答案是不可以,因为基督徒不可自杀。但安乐死算不算自杀呢?很多疾病到了无法救治,又痛苦万分的情况下,安乐死是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?”

赵晓:

谢谢映光,让我更加明白你坦率而深刻的问题!上篇文章就是受您提问启发而写,但显然没有直接回答您所关心的“基督徒是否可以选择安乐死”的问题。让我们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。

安乐死涉及信仰的核心——生命的主权与死亡的意义。让我们一起回到《圣经》,寻找答案。

1. 安乐死是否算自杀?

传统基督教认为,自杀是一种对生命的剥夺行为,与神作为生命赐予者的主权相违背。《圣经》明确说:“我们若活着,是为主而活;若死了,是为主而死。所以,我们或活或死,总是主的人。”(《罗马书》14:8),因此,教会历来视自杀为违背神主权的行为。

但安乐死是否完全等同于自杀呢?我们需要承认,安乐死的动机和方式与传统意义上的自杀有所不同。它通常不是因绝望或孤独,而是出于对极端痛苦的解脱渴望,并常需医疗干预。虽然动机看似合理,但从神学角度看,安乐死涉及人为终止生命的行为,这仍难以摆脱自杀的性质。

2. 谁掌生命主权?神还是人?

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:生命的主权属于神。《圣经》告诉我们:“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?这圣灵是从神而来,住在你们里头的;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,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。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。”(《哥林多前书》6:19-20),这意味着,我们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自己,而是属神的。

约伯在极度痛苦中说:“我赤身出于母胎,也必赤身归回;赏赐的是耶和华,收取的也是耶和华。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。”(《约伯记》1:21),他没有选择结束生命,而是将生命交托给神。选择安乐死,可能意味着我们试图越过神的主权,用自己的方式掌控生命的终点。

3. 痛苦的意义:逃避,还是直面?

您提到,当疾病进入无法救治的阶段,安乐死是否是一种合理选择。这的确是令人纠结的问题,因为极端痛苦是真实的。基督信仰既不否认痛苦的存在,也不鼓励用安乐死的方式逃避,而是赋予痛苦以意义。

耶稣在十字架上承受了极大的痛苦,但祂选择顺服天父的旨意,将痛苦转化为救赎的荣耀。保罗也说:“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,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。”(《哥林多后书》4:17),对于基督徒来说,痛苦并非毫无意义,而是通向荣耀的途径。

让我用一个比喻:痛苦就像雕刻刀,每一击都可能带来疼痛,但却在塑造出美丽的形象。选择安乐死可能意味着放弃了这塑造的过程,提前终止了神为我们预备的计划。

4. 爱的呼召:在临终中如何体现尊严?

安乐死的问题,不仅关乎病人的选择,也牵涉家人、医护人员的伦理与情感。这提醒我们,面对病人的极端痛苦时,爱与陪伴比答案更重要。

减轻痛苦: 基督徒应支持现代医学中“姑息治疗(Palliative Care)”的发展,通过止痛、心理支持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痛苦,而非简单放弃生命。

陪伴的爱: 耶稣说:“凡劳苦担重担的人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”(《马太福音》11:28),对临终者而言,爱与陪伴可能比任何药物更能减轻痛苦,带来尊严。

用爱包围病人,让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感受到被尊重、被珍视,这可能比安乐死更能带来安慰。

5. 信仰的见证:从痛苦中彰显盼望

安乐死的最终反思在于,它是否符合基督徒的信仰见证。作为基督徒,我们的生命意义,不在于逃避痛苦,而在于如何在痛苦中彰显神的荣耀。无论临终的过程多么艰难,基督徒都相信,死亡的另一端是永恒的荣耀,而痛苦不过是进入永生的一扇门。

选择安乐死,可能意味着我们未能完全信靠神的计划。而基督徒的见证,正是在苦难中活出信心,将生命的每一刻献给神,用以见证祂的荣耀。

6. 总结:基督徒到底可不可以安乐死?

从神学上看,安乐死倾向于对神生命主权的干预,因此难以被基督徒接受。基督徒的见证是在苦难中彰显信仰,而非用人为方式结束生命。

除此之外,基督徒要用怜悯的心面对痛苦中的病人,支持发展人道医疗手段,以减轻痛苦,并以爱与陪伴让病人在生命最后阶段感受到尊严与温暖。这样的行动,或许比选择安乐死更能活出信仰的真实。

以上供参考。愿主赐我们智慧与怜悯,让我们在复杂的问题中寻找到对神的信靠!

Date 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我们

因时间精力有限,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,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,推荐微信联系,谢谢理解!

微信客服

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

在线联系

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

在线提问

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